澎润洞见

Insights
澎润洞见 / 田园综合体

澎润洞见 | 转身向山海,从濑户内艺术祭看如何振兴乡村旅游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2-11-11

濑户内海位于日本本州、四国、九州之间,丰饶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生共息。不同于日本那些热门的目的地,濑户内海风光旖旎的海岸线上,数千小岛星罗棋布。濑户内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中世纪后期逐渐成为海上交通大动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濑户内海沿岸新兴许多工业地带,有“工业运河”之称。

1111.jpg

濑户内的短暂衰落

但工业化大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破坏,直岛建成化工厂,丰岛被作为工业废料堆放地;随着海水污染的加剧,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外流,岛内老龄化加剧,濑户内地域活力大大降低了,曾经辉煌的濑户内海地区逐渐被人遗忘。更有学者认为濑户内海将成为“死海”。

222.jpg

以艺术之名复兴的濑户内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了重振濑户内海活力的重要性。其中,濑户内海艺术祭的总策划人福武总一郎早在20多年前已开始布局濑户内海的复兴。他将一个面积只有7.8平方公里,人口仅3000余人的直岛打造成世界闻名的艺术小岛,游客数量也从1990年的11358人增长到了2010年的63万人。在福武的引领下,直岛走上了艺术复兴之路。除了平日里小岛上艺术品和美术馆环绕,每三年,这里还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艺术祭, 将海岛的艺术氛围推向巅峰。

福武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艺术复兴:

234.jpg

首先,福武总一郎通过名人效应吸引游客的到来。从1992年开始,福武就联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日本建筑家安藤忠雄筹划岛上的艺术开发 ,设计建造各种美术馆和装置作品。2004年安藤忠雄的地中美术馆落成,美术馆采用了安藤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设计手法,馆内藏有莫奈、詹姆斯特瑞尔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建筑和展品相得益彰,使其迅速成为了一个网红景点,到访游客数量在当年就突破了十万。此外,岛上的草间弥生大南瓜、杉本博司、蔡国强等艺术家的建筑、艺术装置也成了游客必到打卡之处,而“艺术之岛”之名也随着逐年增加的游客数声名远扬。

346.jpg

福武总一郎的第二个打造要点则是对土地的复兴,其代表案例为保护传统建筑的“住家工程”。直岛上遗留着江户时代大量古建筑,因政府的不作为以及居民的人口流失,它们处于年久失修而破败的状态。福武邀请艺术家来到直岛,将废旧古宅打造成艺术空间。在打造的过程中,艺术家就地取材,同时岛民也参与其中并且逐渐脱离了边缘化的状态。随着旅游热度的不断提升,外出的岛民也开始返乡,投入到岛屿的建设当中,带动了当地商业、经济、文化的全面复苏。

47.jpg

第三个要点则是对岛屿可持续性发展的维护。在岛屿的开发过程中,建筑尽可能的不破坏当地的生态,如地中美术馆团队先造林再建馆,打造了一个掩埋在自然中的建筑。同时,建筑尽可能的使用自然能源,如直岛居民礼堂依靠顶部的风口,使内部在夏季及时无需空调也足够凉爽。此外,艺术作品并不会因为艺术祭的结束而被移除,而是化为岛屿的一部分,成为当地独特的标志。

89.jpg

第四个要点是通过艺术祭将作品转化为观光资源。直岛的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福武为了带动整个区域的复兴,在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盛况空前的濑户内海艺术祭。艺术祭不再局限于少数个别岛屿以及一小部分知名艺术家创作,而是覆盖了濑户内海全境。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设计家、建筑家以及文艺爱好者们蜂拥而至,参与这一盛事。他们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传统风俗和文化风情为主题,在濑户内海的主要港口和岛屿上进行创作。让参观者在欣赏精彩作品的同时,还能深刻地感受到各个展区独一无二的魅力。参观艺术祭的游客络绎不绝,而濑户内海也随之重现活力。

890.jpg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开幕

正如福武所言,艺术祭是“以艺术之名振兴日渐衰落的乡村”,同时也标榜着“民俗、艺能、祭典、风土记的通时性”与“现代美术、建筑、演剧的共时性”。艺术祭并不是单纯为了促进观光,而是通过近三十年的长期规划和发展,使乡村受熏陶成为文化创意的摇篮载体,最终促成艺术、乡村和旅游三者的互动体验。它将乡村景观和文化传统融入艺术平台,以艺术作品和活动为中介,由岛民、艺术家、组织者、志愿者、观光游客共同构成主体,形成文化、经济、环境碰撞,给乡村带去新的发展热点。

濑户内艺术祭的启示

在现代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人口迁往城市,工业化使得部分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现代消费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模式,一些本土地域文化则随着全球化而永久消失了。虽然这些是发展的必然,并且传统乡村和现代城市似乎永远是对立的,但当艺术祭为濑户内的各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带来大批游客之时,我们发现乡村与城市的艺术联姻也可以成为城乡发展的新方向。正如艺术祭是“以艺术之名振兴日渐衰落的乡村”,我们希望通过对濑户内艺术祭的学习和研究,引发对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些思考。

123.jpg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地理相邻,早期的农业农村发展情况较为接近,都是因为城市居民人口增加带来乡村旅游需求增加。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面临的农村经济增速放缓、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劳动力外移、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其乡村发展陷入困境:大量青壮年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普遍开始出现空洞化和高龄化。农田被荒废、农业生产停滞,农民收入降低,乡村衰落迹象明显。基于此,日本政府一方面通过推行“乡下亲戚”宣传口号,来吸引年轻时离开乡村、年老思念故土的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引导这种“本土化”回归的需求,寻找和再现曾经的乡村传统和文化;一方面探索艺术介入地域再生的概念,通过经济、文化、技术或创意等产业支持(即濑户内三年展的形成),对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给予缓解并探寻长久可持续发展。

这与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后的乡村现状较为相似,那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使得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但与日本社会不同的是,中国农民进城务工更多地是一种谋生手段,大多并未能完成真正的身份转变。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农民工开始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形成返乡就业、创业与进城务工同时并存的经济形态。由此,部分对市场嗅觉灵敏的返乡农民工利用他们在城市积累的资金和对城市居民民需求的了解,并结合政府的积极推进和技术引导,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现代乡村旅游。

567.jpg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出现以下两大现象:一是乡村游体量大,“农家乐”模式仍占据主体地位,截至2017年11月统计中国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33万家,其中农家乐运营约17万家,占所有经营主体数量的 51.5%;二是,“试点乡村”遍地开花,在2010 至2014期间,国内总共评选出示范县186 处,示范点 483 处;十年之间各地仿古建设和小吃街千篇一律,“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得诸多特色小镇因招商困境濒临倒闭。这反映了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市场看似繁荣,实则难以实现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

8907.jpg

图为陕西富平中华郡文化创意产业园“关中美食节”从2016年开园的繁荣到2017年同期门可罗雀的景象,如此景象在国内的特色小镇中无独有偶。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乡村旅游发展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形态,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三农”问题、国家政策等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纵观我国乡村旅游,体量大、发展分散,多数以美食、观光为主体,鲜少文化植入。而乡村旅游的开发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不仅可以促进社会资源和文化在城乡共享,也可为缩小地域经济差异和城乡差别、优化产业结构等做出重要贡献,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7.jpg

通过对濑户内艺术祭模式的深入探讨,我们认为艺术(文化)应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项资源。艺术祭的本质是旅游观光带来的经济和艺术相结合,形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互动和循环,虽然日本艺术加入乡村地域再生成功的背景与中国的现状存在很大差距,乡村振兴模式的复制可行性很多,但将这样的活化模式借鉴到部分地域集群化发展上还是有几点可取之处的:

1.我国乡村区域活动同质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借鉴濑户内三年展多时段举办不同节庆的方式将各特色地域联合起来,形成乡村区域性的“一镇一品”。以长三角太湖圈为例,可以整合湖圈文化,轮流举办与当地特色相结合艺术文化等节庆,从而在时间上形成具有差异化的旅游目的地,但在空间上太湖圈的文化氛围还是一个整体;

2.通过建立地域间节事的互动平台(如图),将文化单向介入转化为文化、节庆、乡民、游客和组织者之间的多元互动,形成节事与乡村风光相结合的创意文化旅游项目。通过文化创新活化地域旅游发展的方式可以为我国乡村旅游试点所应用。

8990.jpg

关于作者:

本出版物使用的一切资料及数据基于澎润的研究以及来源于对公开数据信息整理, 我们并未对本出版物所含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陈述、保证或承诺。澎润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报告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对于出版物中所陈述及引用的嘉宾或被采访人言论,仅代表嘉宾或被采访人个人观点,不代表澎润观点及立场。 澎润对本出版物保留一切版权,未经澎润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和转载。转载需与澎润或原作者取得联系,并获得授权。

All information and data used in this publication are based on PLUS research and from the compilation of public data and information. No representations, warranties or undertakings (express or implied) are given as to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information in this communication, and none of PLUS shall be liable or responsible for any loss or damage whatsoever arising directly or indirectly in connection with any person relying on this communication. The remarks of the guests or interviewees stated and quoted in the publications only represent their personal views but not the views and standpoints of PLUS. This publication is copyright of PLUS, you may not copy, reproduce, modify, republish, transmit or distribute any material from this publication without express written permission. For information or permission to reprint, please contact PLUS.

我们该怎样帮助您?

请联系我们或访问澎润办公室

澎润洞见 | 转身向山海,从濑户内艺术祭看如何振兴乡村旅游

作者:超级管理员 时间:2022-11-11

濑户内海位于日本本州、四国、九州之间,丰饶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生共息。不同于日本那些热门的目的地,濑户内海风光旖旎的海岸线上,数千小岛星罗棋布。濑户内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中世纪后期逐渐成为海上交通大动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濑户内海沿岸新兴许多工业地带,有“工业运河”之称。

1111.jpg

濑户内的短暂衰落

但工业化大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破坏,直岛建成化工厂,丰岛被作为工业废料堆放地;随着海水污染的加剧,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外流,岛内老龄化加剧,濑户内地域活力大大降低了,曾经辉煌的濑户内海地区逐渐被人遗忘。更有学者认为濑户内海将成为“死海”。

222.jpg

以艺术之名复兴的濑户内

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了重振濑户内海活力的重要性。其中,濑户内海艺术祭的总策划人福武总一郎早在20多年前已开始布局濑户内海的复兴。他将一个面积只有7.8平方公里,人口仅3000余人的直岛打造成世界闻名的艺术小岛,游客数量也从1990年的11358人增长到了2010年的63万人。在福武的引领下,直岛走上了艺术复兴之路。除了平日里小岛上艺术品和美术馆环绕,每三年,这里还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艺术祭, 将海岛的艺术氛围推向巅峰。

福武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艺术复兴:

234.jpg

首先,福武总一郎通过名人效应吸引游客的到来。从1992年开始,福武就联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日本建筑家安藤忠雄筹划岛上的艺术开发 ,设计建造各种美术馆和装置作品。2004年安藤忠雄的地中美术馆落成,美术馆采用了安藤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设计手法,馆内藏有莫奈、詹姆斯特瑞尔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建筑和展品相得益彰,使其迅速成为了一个网红景点,到访游客数量在当年就突破了十万。此外,岛上的草间弥生大南瓜、杉本博司、蔡国强等艺术家的建筑、艺术装置也成了游客必到打卡之处,而“艺术之岛”之名也随着逐年增加的游客数声名远扬。

346.jpg

福武总一郎的第二个打造要点则是对土地的复兴,其代表案例为保护传统建筑的“住家工程”。直岛上遗留着江户时代大量古建筑,因政府的不作为以及居民的人口流失,它们处于年久失修而破败的状态。福武邀请艺术家来到直岛,将废旧古宅打造成艺术空间。在打造的过程中,艺术家就地取材,同时岛民也参与其中并且逐渐脱离了边缘化的状态。随着旅游热度的不断提升,外出的岛民也开始返乡,投入到岛屿的建设当中,带动了当地商业、经济、文化的全面复苏。

47.jpg

第三个要点则是对岛屿可持续性发展的维护。在岛屿的开发过程中,建筑尽可能的不破坏当地的生态,如地中美术馆团队先造林再建馆,打造了一个掩埋在自然中的建筑。同时,建筑尽可能的使用自然能源,如直岛居民礼堂依靠顶部的风口,使内部在夏季及时无需空调也足够凉爽。此外,艺术作品并不会因为艺术祭的结束而被移除,而是化为岛屿的一部分,成为当地独特的标志。

89.jpg

第四个要点是通过艺术祭将作品转化为观光资源。直岛的知名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福武为了带动整个区域的复兴,在政府的支持下举办了盛况空前的濑户内海艺术祭。艺术祭不再局限于少数个别岛屿以及一小部分知名艺术家创作,而是覆盖了濑户内海全境。来自海内外的艺术家、设计家、建筑家以及文艺爱好者们蜂拥而至,参与这一盛事。他们以当地的自然环境、传统风俗和文化风情为主题,在濑户内海的主要港口和岛屿上进行创作。让参观者在欣赏精彩作品的同时,还能深刻地感受到各个展区独一无二的魅力。参观艺术祭的游客络绎不绝,而濑户内海也随之重现活力。

890.jpg

濑户内国际艺术祭开幕

正如福武所言,艺术祭是“以艺术之名振兴日渐衰落的乡村”,同时也标榜着“民俗、艺能、祭典、风土记的通时性”与“现代美术、建筑、演剧的共时性”。艺术祭并不是单纯为了促进观光,而是通过近三十年的长期规划和发展,使乡村受熏陶成为文化创意的摇篮载体,最终促成艺术、乡村和旅游三者的互动体验。它将乡村景观和文化传统融入艺术平台,以艺术作品和活动为中介,由岛民、艺术家、组织者、志愿者、观光游客共同构成主体,形成文化、经济、环境碰撞,给乡村带去新的发展热点。

濑户内艺术祭的启示

在现代乡村发展过程中,乡村人口迁往城市,工业化使得部分自然生态遭到破坏,现代消费方式颠覆了传统的生活模式,一些本土地域文化则随着全球化而永久消失了。虽然这些是发展的必然,并且传统乡村和现代城市似乎永远是对立的,但当艺术祭为濑户内的各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岛带来大批游客之时,我们发现乡村与城市的艺术联姻也可以成为城乡发展的新方向。正如艺术祭是“以艺术之名振兴日渐衰落的乡村”,我们希望通过对濑户内艺术祭的学习和研究,引发对国内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些思考。

123.jpg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地理相邻,早期的农业农村发展情况较为接近,都是因为城市居民人口增加带来乡村旅游需求增加。日本在20世纪60、70年代面临的农村经济增速放缓、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劳动力外移、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导致其乡村发展陷入困境:大量青壮年从农村流向城市,农村普遍开始出现空洞化和高龄化。农田被荒废、农业生产停滞,农民收入降低,乡村衰落迹象明显。基于此,日本政府一方面通过推行“乡下亲戚”宣传口号,来吸引年轻时离开乡村、年老思念故土的城市居民来到农村,引导这种“本土化”回归的需求,寻找和再现曾经的乡村传统和文化;一方面探索艺术介入地域再生的概念,通过经济、文化、技术或创意等产业支持(即濑户内三年展的形成),对少子化、老龄化等问题给予缓解并探寻长久可持续发展。

这与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深入后的乡村现状较为相似,那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使得大批农民涌入城市。但与日本社会不同的是,中国农民进城务工更多地是一种谋生手段,大多并未能完成真正的身份转变。2008年以后,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农民工开始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形成返乡就业、创业与进城务工同时并存的经济形态。由此,部分对市场嗅觉灵敏的返乡农民工利用他们在城市积累的资金和对城市居民民需求的了解,并结合政府的积极推进和技术引导,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现代乡村旅游。

567.jpg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逐渐出现以下两大现象:一是乡村游体量大,“农家乐”模式仍占据主体地位,截至2017年11月统计中国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33万家,其中农家乐运营约17万家,占所有经营主体数量的 51.5%;二是,“试点乡村”遍地开花,在2010 至2014期间,国内总共评选出示范县186 处,示范点 483 处;十年之间各地仿古建设和小吃街千篇一律,“低水平重复建设”使得诸多特色小镇因招商困境濒临倒闭。这反映了目前国内乡村旅游市场看似繁荣,实则难以实现多样化和可持续发展。

8907.jpg

图为陕西富平中华郡文化创意产业园“关中美食节”从2016年开园的繁荣到2017年同期门可罗雀的景象,如此景象在国内的特色小镇中无独有偶。

从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看,乡村旅游发展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形态,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三农”问题、国家政策等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纵观我国乡村旅游,体量大、发展分散,多数以美食、观光为主体,鲜少文化植入。而乡村旅游的开发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不仅可以促进社会资源和文化在城乡共享,也可为缩小地域经济差异和城乡差别、优化产业结构等做出重要贡献,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推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67.jpg

通过对濑户内艺术祭模式的深入探讨,我们认为艺术(文化)应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项资源。艺术祭的本质是旅游观光带来的经济和艺术相结合,形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互动和循环,虽然日本艺术加入乡村地域再生成功的背景与中国的现状存在很大差距,乡村振兴模式的复制可行性很多,但将这样的活化模式借鉴到部分地域集群化发展上还是有几点可取之处的:

1.我国乡村区域活动同质化的问题可以通过借鉴濑户内三年展多时段举办不同节庆的方式将各特色地域联合起来,形成乡村区域性的“一镇一品”。以长三角太湖圈为例,可以整合湖圈文化,轮流举办与当地特色相结合艺术文化等节庆,从而在时间上形成具有差异化的旅游目的地,但在空间上太湖圈的文化氛围还是一个整体;

2.通过建立地域间节事的互动平台(如图),将文化单向介入转化为文化、节庆、乡民、游客和组织者之间的多元互动,形成节事与乡村风光相结合的创意文化旅游项目。通过文化创新活化地域旅游发展的方式可以为我国乡村旅游试点所应用。

8990.jpg